就在近日,江苏省教育厅突然发布《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纳入了省委2023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值得一提的事,这是江苏首次在省级层面推进教师轮岗!意义重大!因为一上来,就先指出了目前各地推进交流轮岗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是部分地区对交流轮岗的科学规划不够重视,交流轮岗还处于完成交流人数比例的阶段,甚至存在为交流而交流的现象;第二,是部分优质学校担心骨干教师交流影响自身办学质量,不愿意将专业能力强的教学骨干和名师派出交流;第三,是部分地区交流轮岗的形式较为单一,交流教师单打独斗情况比较普遍,没有在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形成整体带动作用;第四,是部分地区由于保障措施不到位,交流教师生活不便,交流教师的交通补贴和生活补贴难以落实,影响了教师交流轮岗的积极性。针对这些问题,以及2023年教师轮岗工作的安排,江苏省教育厅也做了进一步的严格要求。
交流轮岗的重点是推动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到薄弱学校、乡村学校任职任教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地要切实加强县域内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的统筹管理和均衡配置,确保每年交流的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鼓励各地结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在教师获评“名特优”教师后,由县级统一管理配置,充分发挥“名特优”教师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在同一学校任职满两届的校级干部,须在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流动。
统筹配置县域内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统筹配置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均衡校际教师资源配备。集团学校内交流轮岗,组建强弱、城乡结合的教育集团,通过集团龙头学校统一招聘培育新教师、统筹安排管理干部和学科教师、统一绩效考核等,促进集团学校整体提升。组团支教、对口支持等交流挂职,鼓励采取校长+管理人员、骨干教师3—5人的组团式交流,加快提升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办学水平。紧缺学科教师资源共享,倡导体育艺术科学等紧缺学科教师跨校联聘、多点执教,缓解教师紧缺结构矛盾。优化型交流,存在富余学科教师的学校可以向该学科教师短缺的学校流动,教师超编学校向编制富余学校流动。探索推进区域内教师乡村学校服务期(3—5年)制度,教师可根据个人发展及家庭情况自主选择服务时间及期限,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结合个人申请统筹安排,将交流轮岗从“组织被动安排”变为“教师自主择期”。各地应充分利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搭建教师流动管理和服务平台,提高交流轮岗的科学性和便捷性。要强化教师交流轮岗激励保障,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方面,对有交流经历的教师给予政策倾斜,鼓励有条件地区设立相应的补助资金,通过发放食宿、交通补助费等措施,切实减轻交流轮岗教师的交通及食宿负担,充分调动教师参与交流轮岗的主动性积极性。而在此前召开的会议中提及,泰州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教师轮岗方面,部分教育集团早已开始实施。
据了解,泰州主要以“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加强“紧密型”教育集团建设,从而形成二附中、泰州市实验小学、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等六大教育集团。诸如,隶属于凤凰小学教育集团的周山河小学、隶属于省泰中教育集团的周山河中学……
同时,为了确保每年全校有15%的教师进行双向流动,省泰中附中教育集团出台了交流考核机制,落实政策性补助补贴,并在评先评优方面给予优待,保障集团内学校协同发展。